秋瑾梳“东瀛髻”,芥川龙之介穿我国服:近代中日服饰文化怎么相互影响?|平话

liukang20241天前166吃瓜522

界面新闻记者 | 林子人

界面新闻修正 | 黄月

1

经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经过,《治安管理处分法(修订草案)》于9月1日-9月30日公示征求意见。现行《治安管理处分法》于2006年公布,2012年修订。此次修行草案中修正的内容许多,其间第34条的第二、三两项引发许多评论:

(二)在公共场所或许强制他人在公共场所穿戴、佩带有损中华民族精神、损伤中华民族爱情的服饰、标志的;

(三)制造、传达、宣扬、分布有损中华民族精神、损伤中华民族爱情的物品或许言辞的;

一些法律界专家学者指出,上述条款的含糊性给予执法者过大的自在裁量权——关于怎么去界定“有损中华民族精神、损伤中华民族爱情”,不同人或许有不同的界说,这就会在处分的实践履行中带来一系列问题。

2022年夏天,一位年青女孩身穿和服走在姑苏淮海街上,被差人以寻衅滋事为由带走。网络上撒播的视频显现,带走女孩的差人责备女生身穿日本和服。之后女孩在承受采访时表明,自己穿过汉服,而且还曾穿戴汉服去日本拍过相片,骄傲地向日自己介绍我国传统服饰。在《治安管理处分法(修订草案)》引发许多重视时,有网友发视频称,9月6日在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穿初唐时期服装摄影时,遭工作人员三次驱逐,工作人员坚持以为她们的妆造是日本风格。假如《治安管理处分法(修订草案)》经过,上述事情的当事者虽然没有“有损中华民族精神、损伤中华民族爱情”的片面歹意,依然有或许堕入法律纠纷。

游客在武汉盘龙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穿初唐服装摄影遭驱逐(视频截图)

不管怎么,此类事情一再在交际网络上曝出,好像阐明严守民族服装的鸿沟已成为当下某种品德要求。但是,咱们真的能用一种民族原教旨主义的眼光去看待服装吗?在这个问题上,服饰文明学者刘玲芳的《异服新穿》为咱们供给了一个前史头绪。

《异服新穿》指出,中日一衣带水,在两国绵长且弯曲杂乱的沟通史中,服饰是文明沟通的重要环节。1910-1920时代中日两国服饰文明沟通到达高峰,我国人吸收日本近代服饰文明,在国家转型期改进了本国的传统服饰,而许多日自己也穿起了我国服。她发现,“在以往有关中日两国近代服饰文明的研讨中,常常会套用一个像‘服饰的近代化=服饰西化’相同的公式。但是,因为过火着重‘西化’这一词,反而忽视了中日邦邻之间的相互影响。”

《异服新穿:近代中日服饰沟通史》刘玲芳 著启微·社会科学文献出书社 2023-6

教育沟通推进服饰变迁

清末民初日本服饰对我国服饰的影响,首要是经过教育完成的。1896年,甲午中日战争完毕的第二年,清朝派出了榜首批13位留日学生。我国留学生的打扮在日自己看来独特又异类,面临巨大的文明冲击,简直每一个留日男学生都苦恼于是否保存脑后的发辫。鲁迅在《藤野先生》中对此有一段很有名的记叙:他在樱花怒放的上野公园看到了几位“清国留学生”速成班的学生,“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挺拔起,构成一座富士山。”

辛亥革命后,新建立的中华民国政府于1912年十月初三公布了新的服制,在许多正式场合把西服提到了与长袍马褂简直平等的位置。刘玲芳指出,受民国新服制影响最大的恐怕是海外留学生——他们总算能够从外国文明与本国传统之间的巨大抵触中解放。1910-1930年间日本报刊刊登的留日男学生相片显现,穿西服的份额显着上升,而一个愈加显着的现象是,留日男学生越来越常穿日本学生服。

穿戴学生服与和服的留日学生

日本学生服由普鲁士战士的军服规划改进而来,于1879年由日本学习院首先采用为男生制服。从外形上看,这是一种立领、有五粒单扭式扣子、带有线袋或附有袋盖口袋的服装,由上衣与长裤组合而成。1886年,东京大学采用了这种立领、五粒金扣的制服和制帽,尔后这种样式的学生服风行全日本。刘玲芳发现,和清末留日学生比较,中华民国时期的留日学生不只彻底承受了学生服,还把它当成了一种具有优越感的服装。

学生装风潮的部分原因或许在于,1910时代曾经,学生装就现已在我国呈现了。1904年1月13日,清政府为变革教育公布了“癸卯学制”,简直照搬了日本的学制,体操成了高等教育以及各个中校园的必修科目。刘玲芳发现,清末新式校园体操课的操衣与日本学生服非常相似,她因而总结出日本学生服传入我国的次序:日本学生服-我国新式书院的操衣(清末)-我国各个校园男生的制服(民国时期)。

中山装的创造乃至也遭到了学生服的影响。1926年,《良友》画报在孙中山逝世第二年推出孙中山留念号,刊登了一张孙中山身穿淡色制服、手持拐杖和帽子的相片,配以图说:“先生喜服学生服,今人咸称中山装。”1930时代,中山装被采用为中华民国男性公务员的制服,并在一般民众中遍及开来。

穿戴学生服的孙中山

女人服饰的状况又是怎么呢?我国女留学生稍晚于男留学生,从1900时代开端赴日,日本女子校园的服饰文明深入影响了清末民初我国女人的审美。女校规则,制服运用蓝色和藏青色的一般布料制造,“凡富丽艳色之服及绸缎奢华之饰皆宜圮绝”。依据刘玲芳的考证,这种与传统我国女人服饰戛然不同的朴素风格被“文明新装”所承继。

“文明新装”是1920时代我国女学生所穿的一种服装,后来传到达一般女人之中,成为其时最盛行的一种女装。这种服装以高领上衣和黑色裙子调配而成,不带任何华美刺绣,以白、蓝、黑三色为根底色,朴素精约。1910年,《学部奏遵拟女学服色规章(并单)》规则,“女书院制服,冬春两季用蓝色,夏秋两季用浅蓝色,均缘以青”,且女学生不得化装、佩带首饰。这一规则与日本女子校园的的规则非常相似。中华民国建立初期,根本原封不动地承继了清末现已构成的近代教育制度,民国时期女学生的服制也沿用了清末的规则。1946年,《申报》刊登的《上海妇女服装沧桑史之服装的演化》一文记录了“文明新装”的诞生进程:

“后来留日之风大盛,日本服装也为一般时髦女子所醉心。其时盛行的衣衫是既窄且长,裙上也无绣文,其色尚玄。配上手表,椭圆的小蓝色眼镜,加以皮包和绢伞,是最时髦不过的。此由留日学生介绍而来,表明她是一个具有‘文明’思维的女子。”

1880-1920时代,我国女人之中还盛行一种被称为“东瀛髻”的发型。“东瀛髻”是我国方面的称号,在日本被称为“和式束发”。它由传统发髻(即“日本发”)演化而来,全体发量较多,形状像是脑后的水平状软垫,疏松丰满。这种发型于1900时代今后在日本盛行开来。

和式束发

刘玲芳以为,东瀛髻在一般我国妇女中盛行的时期大致为1912-1920年,之后在一般妇女之间的盛行逐步减退,终究只在部分妓女中保存了下来。但东瀛髻的盛行规模很广,从上海、北京等大城市到广东、东北都曾盛行过。不只汉族妇女一度喜欢东瀛髻,蒙古族妇女也曾受之影响。刘玲芳注意到一个现象:1901-1911年,我国为开展女人教育,从日本聘用了很多教师,这些日本教师在我国的轨道与后来东瀛髻在我国盛行的规模部分符合。前史文献显现,身着异国服饰、具有丰厚常识的年青日本女教师成为女学生钦佩仿照的目标,这在必定程度上解说了东瀛髻的盛行。

我国女留学生关于东瀛髻盛行也发挥了重要作用。革命家秋瑾或许是其间最杰出的比如,她身穿日本和服、梳着东瀛髻的相片至今仍广为撒播。她于1904年进入日本实践女校园学习,留学两年后归国。其弟秋宗章回想称:“姐姐从日本回来时,穿戴一身宽襟博袖紫色根柢上印着白色条纹容貌棉织的和服……她的头发都盘在头上,开端看的时分还以为是哪儿来的客人呢。”

秋瑾肖像

我国服怎么被日自己承受

1910时代今后,名为“我国爱好”的盛行趋势在日本呈现。日自己对我国的文明器物、风俗习惯等方面表现出极大的爱好,服饰是其间一个重要方面。包含谷崎润一郎、芥川龙之介、内藤湖南在内的一批日本常识分子访华,编撰了以我国为布景的文学作品或行记;日本画家也开端创造以“穿我国服的女子”为体裁的画作;我国研讨相关集体呈现,推出许多介绍我国文明与社会的出书物。

1920时代今后,日本言论场中呈现了一种赞许我国服饰的全新观念。我国文明评论家井上红梅在《我国服之话》中比较了西服、我国服与和服,以为以前进性点评这三种服装的话,西服榜首,我国服第二,和服第三——与和服比较,我国服“曲线少直线多”,更合适人体结构。《我国人的爱好与日子》作者奥田正男提出,我国服结合了和服与西服的优势,既有用又便利,是最优异的服装。1927年,宝文馆出书的《合适日自己的衣食住》中更是声称“最合适日自己的衣服便是我国服”,而且“我国服是世界上最具有文明含义的服装”。刘玲芳总结了这一时期“我国服优势论”的四个首要观念:合适任何时节、宽松舒适、威严严肃、具有文明含义。

京剧大师梅兰芳访日为我国服盛行添了一把火。1919年,梅兰芳榜首次率其艺术团赴日表演,在东京帝国剧场的公演场场爆满,日本文明界反响强烈。内藤湖南、狩野直喜、滨田青陵等13名闻名学者编撰的观后感被修正成《品梅记》出书。1924年,梅兰芳艺术团再度访日,之后又有其他闻名我国戏剧艺人赴日表演。这股我国戏剧热向日本群众宣扬了包含我国服饰在内的我国文明,其时一些闻名歌舞伎艺人身穿我国服的相片被报刊刊登,预示了我国服的潮流已开端影响日自己。

在“我国爱好”的推行方面,日本常识分子发挥了重要作用。“我国爱好”一词由谷崎润一郎在1922年提出,之后被广泛运用。刘玲芳指出,“我国爱好”反映的其实是其时日本常识分子在日渐西化的时代气氛中“对本国文明的一些些微的讨厌”,并因而开展出了一种回归我国文明(日本古典)的倾向。

一些对我国有神往、且具有“我国爱好”的日本文人前往我国游历,其间不少人尝试了穿戴我国服。1921年,20岁的芥川龙之介以大阪每日新闻社海外观察员的身份被差遣到我国。在大约4个月的旅程中,他访问了不少我国政治家和文明名人,辜鸿铭和胡适都对他身穿我国服一事形象深入。芥川到访之时,恰逢中日关系因“二十一条”急剧恶化,他在《我国行记》中供认,自己穿戴我国服“让身在北京的诸位日自己感到了费事”。但他没有遭到其时政治气氛的影响,斗胆穿上我国服的行为协助他收成了我国文人的信赖,胡适对他点评颇高,“(芥川)似没有日本的坏习气”。

左为身穿我国服的芥川龙之介

同一时期,我国服的魅力也征服了日本女人。日本学者池田忍指出,“进入昭和时代今后,我国服曾作为帝国大都市最前沿的盛行被其时的女人所喜欢。”最早重视我国服的日自己是日本最早培养女医的组织东京女医校园的创始人吉冈弥生。1910年11月27日《读卖》朝刊第三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女子教育家恳谈会》的报导,吉冈弥生从卫生的视点给予了我国服极高点评,主张将我国服改进为合适日自己的穿戴。1920年11月9日《读卖》朝刊第四版榜首次刊登了日自己改进我国服的报导。1924年今后,日本女人杂志刊登的我国服相关报导忽然增多。

值得注意的是,五四运动引发的我国女人解放运动和“我国新女人”潮流引起了日本女人的重视与钦佩——在其时的一些日本女人常识分子看来,我国妇女的服饰亦标志着她们的前进与文明,值得日本女人仿照。1922年2月24日,《朝日》朝刊第六版刊登了一篇题为《我国妇女的活泼度》的文章,文章作者鹈饲浪江写道:

“最近不管是在其他国家仍是在我国,也开端盛行了中西混合的服饰穿搭。看着我国女学生穿戴简便的服装阔步向前的姿态,实在是让咱们仰慕不已。我国妇女的日子方式也好,本质也罢,现已与世界文明接轨了,咱们日本妇女也要持续尽力前行方可啊。”

1926年2月,《妇女画报》第三卷第二期刊登了活泼于大正到昭和时期的闻名女艺人水谷八重子身穿我国服的相片。图说介绍称:“妇女们热心的那美丽又有神韵的我国服,其实上一年开端就在电影女艺人之间盛行了起来……”刘玲芳查阅其时的日本杂志发现,日本女人之中盛行的我国服有两种,一种是由汉族女人常服改进而来的上衣下裙,另一种则是满族女人穿的旗袍类型的服装。

女艺人水谷八重子(左)穿我国服

最早开端穿戴我国服的日本女人多归于日本上流社会或精英阶级,但是在我国服潮流到达高峰的时分,不管社会位置、年纪、性别,我国服已成为了一种群众潮流,乃至连我国风睡衣、我国风饰品也备受欢迎。刘玲芳以为,“明治时期以来,外来的服饰中除了西服,就只有我国服发生了如此巨大的社会影响。”这股潮流在1920时代末忽然衰退,《异服新穿》剖析了其间三个原因:榜首,时髦潮流本就转瞬即逝;第二,1928年日本第2次出动军队山东直接导致了中日关系急剧恶化,政治影响外溢到了文明沟通;第三,1929年从美国开端的大惨淡涉及了日本时髦界,间接地提前完毕了我国服的盛行。

从日本学生服到中山装,从日本女校的朴素着装风格到“文明新装”,从长袍马褂和“文明新装”再到我国服,1910-1920时代中日之间服饰文明沟通程度之深,令人惊奇。如刘玲芳所言,“不管是日本仍是我国,其时都有一部分人认识到西服其实并不合适咱们亚洲人,而奇妙的是,咱们不谋而合地否定了本国的传统服饰。反过来,我国人喜爱日本学生服,而日自己神往我国服,而且咱们都真实地穿上了对方国家的服装。”这段前史也提示咱们,承认文明鸿沟既无用又无益,文明总是在活动和吸收中不断前进。

(文中图片来自《异服新穿》,经出书社授权发布。)

告发/反应

相关文章

走红!玉林人都在买新“花”样

走红!玉林人都在买新“花”样

含苞待放的荷花、青绿色的莲蓬……风格特别的荷花手捧花收割了不少年轻人的心。时下,荷花手捧花正在玉林走红。7月4日,记者造访玉林鲜花店发现,本年夏季荷花手捧花销量可观,多家花店在售荷花和莲蓬。从7月开端...

试验数据图画传回!神二十“乘客”涡虫、斑马鱼、链霉菌状况杰出

4月25日,记者从中国科学院空间使用工程与技能中心得悉,随神舟二十号飞船上行的生物和生命类科学试验样品,在航天员帮忙下顺畅转运至空间站,并连续反抗在轨装置,正常展开科学试验,现在已获取一批试验数据和图...

胡鑫宇案,更多细节曝光

知情人泄漏胡鑫宇录音笔解析成果将出,内容是否揭露律师解读胡鑫宇遗体发现地与致远中学间隔地图胡鑫宇失踪百余天,工作随其遗体被发现敏捷升温。胡鑫宇生前所携录音笔的内容备受重视,是解开许多疑团的要害,大河报...

57岁聂海胜悄然把青丝染黑:从放牛娃到航天英豪,只需坚持,愿望终将抵达!

这两天,航天英豪聂海胜的这三张比照图让许多人感叹不已整整16年了,咱们的视频质量已由标清、高清变为4K聂海胜的脸越来越明晰却也越来越年青杨利伟在承受采访时说“聂海胜57岁了出征前,他悄然染黑了青丝为了...

黄仁勋:英伟达坚持不懈服务中国市场,AI将在每个职业引发颠覆性革新

17日,我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北京与英伟达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举行会谈,这是黄仁勋时隔3个月再次到访北京。针对美国政府决议对英伟达对华出口的H20芯片,黄仁勋表明,美国政府加强芯片出口控制已对英伟达事...

孙红雷“重出江湖”

「本文来历:羊城晚报」“我问你这瓜保熟吗?”不知你是否还记得18年前电视剧《降服》里孙红雷扮演的刘华强?这个人物让当年的网友惊呼:“他不是在演黑社会,感觉他便是黑社会。”最近我们看到他在新作《扫黑风暴...

友情链接: